中新網泉州6月12日電(廖靜 孫虹)“目前年輕一代拜師學藝都沒有老藝人虔誠,部分前來學藝的,還戲稱因可以出國。目前木偶頭雕刻這種細緻的民間手藝活,也不得不走上等待政府選派人才的路!”中國木偶頭雕刻藝術大師黃清輝12日接受筆者採訪時如是說。
  泉州作為閩台木偶藝術交流的文化重地。今天5月份舉行的“世界博物館日”期間,兩岸木偶藝術家在泉州共同指掌傳藝,一時轟動。然而與此同時,木偶雕藝的傳承的現狀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我的徒弟都是十幾年前的了,目前已經很少有人上門學藝。”當筆者問及傳承現狀時,黃清輝黯然神傷,頓了頓,繼續介紹起閩南戲劇傳承的故事。“在1949年以前基本是家族傳承,1960年代起,以拜師求藝為主,目前已經主要依靠政府派調人才。”
  泉州木偶戲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發展與傳承源遠流長。黃清輝介紹,泉州木偶雕藝與其他地方的木偶雕藝不同的是,“我們的木偶不僅是舞臺上的一個道具,而且是作為一件藝術品”。木偶製作精美,可以供人賞玩,也可忝為珍藏。
  “敬畏木偶雕藝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回味。”黃清輝透露,目前很多名人珍藏或定製過木偶頭。“對木偶頭感興趣,其實也是對這樣一種文化的崇拜。目前東南亞國家還保留著廟會看木偶戲的傳統,其實那是我們閩南先人移居東南亞,對祖先文化傳統的一種懷念”。
  正是因為泉州木偶藝術不僅歷史悠久聲名遠播,而且闖出了與現代傳媒技術融合的新路子,它的傳承也就成了一個新的問題。作為一個創新型木偶雕刻者,黃清輝自豪地說,“木偶雕刻就是一個創作的過程,傳承是需要創作型人才的。”
  近期閩台木偶藝術展還展出了新創作的《潛伏》系列木偶雕。黃清輝表示,木偶工藝創作是需要與時俱進的,新的生活素材不斷融入木偶製作之中。“當前我還製作了當今流行藝人的木偶形象,如周傑倫、王力宏等”。
  閩南木偶戲劇發展,包含音樂、雕刻、地方戲劇等多個方面傳承與創新。黃清輝指出,人才方面不僅需要熟悉傳統戲劇,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現代文化視野。提線木偶,包括民間的布袋戲、打城戲等,而壓腳鼓等複雜鼓法也源於提線木偶,木偶傳承是任重而道遠的。
  黃清輝進一步表示,“目前木偶講座的參與者很大一部分是年輕人,我覺得倍受鼓舞”。在木偶發展大好的情勢下,或許未來,閩南木偶雕藝可以創建一種更為樂觀的傳承方式。(完)  (原標題:泉州木偶雕藝傳承:從門庭若市到等待政府選派人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t47mtnis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