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外媒看全會:聚焦市場“決定性”作用
  繆琦
  十八屆三中全會不僅牽動著國內媒體的神經,各國主流媒體亦在第一時間對公報進行瞭解讀。其中,有關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內容不約而同地成為各路外媒關註的焦點。
  市場“決定性”作用是關鍵
  美國《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均提到,中國決策層將建立一個全新且富有權威的領導團隊,即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和督促落實。
  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副院長安德烈·卡爾捏耶夫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重要思路是完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與改進企業體制並舉。而這種經濟治理方式的轉變將推動中國經濟向去壟斷化和市場化邁步,中國的行政管理體系也將得到優化,從而提升經濟發展的整體質量。
  日本大和總研常務理事金森俊樹也認為,公報雖然未涉及太多具體的經濟改革政策,但已明確展現出中國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意願。
  墨西哥最大主流媒體《至上報》稱,“使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是中國政府對市場的新定位,這將有利於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取得實質成果。委內瑞拉的《環球報》也評論,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深化全面改革、建立改革領導小組以及加強打擊腐敗等一系列決定都具有歷史意義,其中對市場作用與政府管理關係的新定位將是實現中國經濟改革路線圖的關鍵。
  委內瑞拉經濟學家路易斯·奧利維斯說:“從公報看,中國完全展示了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性政府轉變的決心。中國致力於用法制來規範市場行為,讓市場對資源分配發揮決定性作用,同時減少行政干預,從而最大幅度釋放中國經濟的活力和潛力,為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提供保障。”
  巴西《聖保羅報》則指出,中國此次提出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可能意味著經濟的對外開放度將會擴大,特別是在過去政府約束較多的領域,比如金融、能源、電訊等,而這對外國企業來說也意味著更多機會。
  英國《金融時報》也對“讓市場在中國經濟的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做了深入解讀。該報提出:“如果市場力量在中國經濟體系中得到釋放,那麼人們可以想象:中國的價格和利率將實現自由化,人民幣最終可以完全兌換。”許多樂觀者願意相信:中國確實正在進入一個經濟自由化的新時代。
  改革需要行動和時間
  BBC則表示,公報所說的改革能有多成功將會在日後見分曉,也需要時間來證明。
  《金融時報》發表的題為《行動比承諾更重要》的文章稱,如果中國政府想讓未來10年像十一屆三中全會那樣發揮歷史性的重大作用,就需要言行一致,拿出真正果斷的行動,來兌現有關經濟自由化的承諾。
  北京安邦咨詢公司董事長陳功在接受《華盛頓郵報》的採訪時表示,三中全會實現了一個折中的結果。上層已經達成了要深化改革的共識,但諸多細節在全會上是實現不了的,這也顯示出情況的複雜程度,以及更多工作有待努力。
  《華盛頓郵報》綜合眾多經濟學家的觀點稱,人們期待看到更多措施來賦予私有企業更大的權利和創新動力,“但眾多有關經濟改革的擔憂還將遭遇強大的既得利益。”
  國資研究專家周放生提出,雖然公報並沒有涉及國企改革的字眼,但其強調的市場化起決定性作用便是國企改革的方向。他認為,公報首次肯定了民營經濟與國有經濟一樣的地位,強調了民營經濟的作用,或會為民營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製埋下伏筆。
(編輯:SN0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t47mtnis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